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课题组成员、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日战争史研究的重要讲话精神,国家社科基金2015年启动实施了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批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及国家档案局牵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承办“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以下简称“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在抗日战争史研究更加综合、更具全球视野的当下,抗战文献数据平台不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抗战史研究的手段、方法、载体,同时注重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在深入挖掘抗战史料,弘扬红色历史文化,推动学术产品服务社会等方面不断开拓进取。
收集海量史料 弘扬红色文化
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坚持“汇多库于一”融合发展模式,涵盖档案、图书、报纸、期刊、图片、音频、视频、研究性著作等。截至2020年6月底,平台已上线报纸1000余种,期刊将近3200种,图书54875册,新上线图书12000余册,此外还包括档案、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文献总量已突破2500万页。抗战文献数据平台预计在建党100年的光辉时刻,将文献资源总量提升至3200万页,超过日本的“亚洲历史资料中心”,成为东亚乃至整个太平洋地区规模最大、开放度最高的公益文献平台。
与目前海内外同类数据库相比,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的近代报纸文献库特色突出。平台上线近代报纸逾千种,已基本囊括了近代中国大部分主流报纸,在国内同类数据库中处于领先水平。近代中国的四种“大报”——《申报》《大公报》《益世报》与《民国日报》均已上线,近代上海出版的各类小报、画报,包括《福尔摩斯》《金钢钻》等也已经可以在线阅览下载。地方报纸的大量上线,是抗战文献数据平台报纸库的一大特色。这些地方报纸分布在中国许多中小城市,而非省会城市,更能体现出地域性与市民生活的面相,例如《徽州日报》(安徽屯溪)、《嘉陵江日报》(四川巴县)、《新民日报》(河南许昌)、《新民日报》(安徽贵池)等。这些地方报纸的上线,为深化近代中国地域史、社会史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史料来源。
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另一重要特色,是特别推出红色文献专题数据库,放在平台首页显著位置。抗战文献数据平台推出近200种红色文献,其中既有抗战时期各根据地编印的图书,也有《红色中华》《解放日报》《晋绥日报》等著名红色报刊。平台还征集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珍藏的“卡尔逊档案”的全部电子版。红色文献专题数据库体现了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的公益性质和时代价值,是平台宣传红色文化的重要阵地。
目前,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已与上海交通大学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实现资料对接,共享呈现。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向抗战文献数据平台提供了东京审判的庭审记录、证据文献和询问记录等八万件页档案文献,供全球的平台用户免费阅览和下载。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从起诉书到判决书,其中包括大量的证人证词、控辩双方的发言记录。平台向公众开放这一史料,不仅有力地揭露了侵华战争期间日军的暴行,同时也再现了国际反法西斯阵线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努力,有利于破除日本右翼势力对历史的歪曲。此类文献共享合作日渐增多,将有助于打破史料壁垒,避免数据库重复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建设。
坚持技术驱动 优化阅读体验
数据呈现方面,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建立了国内以“服务平台使用者”为宗旨,全面开发前台检索与阅览、后台著录与导入功能。实现了图书、档案、期刊、报纸、舆图、音视频、图片等不同类型文献的“同台展现”。与此同时,该平台还攻克了多个参与单位后台文献的并行管理、多种类文献的平台兼容、使用者与平台的信息交互等重大技术难题,创新性地实现了检索结果多个关键词叠加、图书章节精准检索、报纸万年历切换、文献内容同页面摘录等功能。该平台充分合理地利用版面,通过赏心悦目的页面和方便快捷的功能,方便读者搜索、阅览和互动交流。
在数据可视化上,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尝试引入国际上流行并成为标准的IIIF(国际图像互操作性框架)技术,是为电子书籍、手稿、地图等专门研发的高清图片传输及查看技术。集成IIIF后,在平台阅览超高清图片更加流畅清晰,并且与国际标准接轨。此外,本次迭代更新提供文献数据可视化展示的功能。基于本平台产生的业务数据,增加时间、地图上的可视化展示的功能,用户可更加直观了解搜索结果在时间轴上的分布,以及出版社等地点信息在地图空间上的分布。
数据共享方面,抗战文献数据平台依托其业界领先的技术实力,供全球学界开放使用。抗战文献数据平台依托近代史研究所信息中心、图书馆、档案馆,在设计中广泛征询各级图书馆、档案馆、文博系统开发、开放的数据平台,并参考商业运营的数据库,逐步完善电子文献技术标准和著录标准。本平台可提供完善的数据制作技术标准。这套著录标准已经成为近代史学界的一个标杆。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可以将著录标准平台无偿提供给各学术机构,也可以协助学术机构完成文献的电子化,导入本平台,免费开放给学界。
数据录入方面,平台不仅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科特点,制定了不同类型文献的数据库著录标准,而且还探索出了一套业内领先的文献著录形式。平台开发的云著录系统具有在线著录、在线审校、人图分离等方面的特色,提高了著录的效率与准确性,也便于审核与查验,是文献著录领域的重大创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平台的公益性、便捷性和专业性得到了更多研究者和历史专业学生的广泛好评。平台访问量急剧攀升。2020年4月访问人次近2万,较去年同时期增长53.2%;访问量达到50万次,较去年同时期增长56.8%。2020年1月至4月,平台访问人次达到6.5万,访问量总计18万余次。
此外,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在全球多地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韩国、俄罗斯、新加坡、德国、法国均有不少研究者利用平台,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的全球访问人数近万人次,全球访问点击量达到12万余次。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用专业准确的史料与数据,使尘封在“史籍”里的中国人民的抗战故事、抗战精神重新被发现,向世界传播中国的立场与观点。
新时代的历史学必须有面向科技、面向公众、面向未来的新气象。研究者必须跨出研究的小圈子,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手段,推出更新更好的研究成果,并在历史教育、历史宣传、历史普及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履行更多责任。
人乳头瘤病毒58型阳性是什么意思 | 鱼鳞病是什么 | 羊肉什么季节吃最好 | 晚上剪指甲有什么禁忌 | 连锁反应是什么意思 |
Zucchini是什么意思 | 胬肉是什么意思 | 在家里可以做什么赚钱 | 世界上最大的数是什么 | 放是什么偏旁 |
爱马仕为什么要配货 | 大什么什么针 | 胃溃疡不能吃什么食物 | 丝绦是什么意思 | 起酥油是什么东西 |
口关读什么 | 什么是辛亥革命 | 血管瘤有什么症状 | 色戒讲的什么 | 风评是什么意思 |
核医学科主要治什么病sanhestory.com | 今天是什么日子 农历hcv9jop0ns2r.cn | 吃地屈孕酮片有什么副作用96micro.com | 震颤是什么症状hkuteam.com | 心阴虚吃什么中成药hcv8jop8ns7r.cn |
一直打嗝什么原因hcv7jop5ns2r.cn | 睡觉喜欢流口水是什么原因hcv8jop8ns1r.cn | 荨麻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hcv8jop3ns9r.cn | 2月19是什么星座hcv8jop1ns5r.cn | 什么是血脂高hcv7jop6ns8r.cn |
牛肉跟什么炒好吃chuanglingweilai.com | 特应性皮炎是什么hcv8jop9ns6r.cn | 大耳读什么hcv8jop2ns2r.cn | 阴历7月22是什么日子hcv8jop9ns0r.cn | 早上手肿胀是什么原因hcv8jop3ns0r.cn |
山不转水转是什么意思hcv7jop4ns6r.cn | 四季春是什么茶hcv8jop0ns6r.cn | 小儿呕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hcv8jop6ns7r.cn | aqi是什么意思hcv9jop5ns2r.cn | 什么颜色防晒效果好hcv8jop3ns7r.cn |